鐵道引領的檜木追逐

台灣高山地區的林業是在佐久間左馬太任期的末段才正式啟動,但其準備則早在大日本帝國取得台灣為領土的第二年就已開始。這些行動非常明顯是針對檜木,而這背後第一個重要的名字是林學博士本多靜六^1,在日本被譽為「公園之父」的一個白手起家傳奇巨富。

一八九六年十一月,本多靜六參與了竹山撫墾署(主管嘉義與雲林的原住民事務)長齊藤音所組的二十七人團體,這個團的目的是要搶玉山首登,但齊藤最後誤登了更困難的玉山東峰,因而把台灣最高峰玉山的首登讓給了更晚出發的德國人史托貝爾博士(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爬山的人會對本多靜六不甚熟悉的原因)。而在這趟行程林學博士本多靜六帶回了紅檜的標本^2,因此被認為是發現台灣紅檜的第一人。

紅檜的材質優良而香味迷人,完全擄獲日本人的心。台灣山區發現紅檜的消息,很快在林業相關學者及官員之間傳開。不只是齊藤音環著玉山山腰走了一大圈,其他人也都在尋找哪裡有比較大片的紅檜林。

可能是因為人數相對而言比較少,與漢人的貿易往來又比較密切,鄒族原住民與日本新政府的關係比較舒緩。一八九九年,鄒族原住民特富野社頭目帶領石田常平、小池三九郎等人,對阿里山二萬平的上萬棵紅檜進行了最早期的探勘。這片檜木林被石田常平形容為

立於這片廣大無邊的原始檜木林之下,竟覺得昏暗不見天日,冥冥之中似乎有股神秘的力量牽引著。

Imgur阿里山檜木林,照片翻攝自日治時期文獻,引自臺灣國定古蹟編纂研究小組臉書

一九〇二年,總督府再請東京帝國大學教授河合鈰太郎(琴山河合)進行實地勘查,提出登山鐵道計畫,接著總督府擬定了阿里山森林開發計畫^3。一九一二年十二月,阿里山森林鐵路修築至二萬平,正式開始台灣的檜木砍伐。

以下我們會陸續帶到一些林業的知識,但並不是以林務單位的觀點,而是以高山山林生態的觀點。以生態觀點認為是重要的項目,可能反而是林務單位所認為的小事一樁,但當你繼續看到後面,就會發現這些小事對這整個故事其實有著決定性的影響。

台灣的高山林業基本上只針對貴重的針葉木,尤其是檜木,也就是紅檜與扁柏。而檜木只生長在一個海拔高度區間,北部也許從一千七百公尺開始就會出現,而南部則可能從二千二百公尺或更高才會出現,而其分佈帶正常只有約海拔五百公尺的高度差。因此,為了運送檜木原木所修築的森林鐵道就必須開築到檜木林帶的底部海拔高度,然後開始橫繞。為什麼是檜木林帶的底部呢?因為這樣比較容易吊運原木啊,要把原木往上運可就是很困難的事情呢。所以雖然阿里山鐵道的長度很長,但它卻只有從二萬坪以後的部分才真正通過開採檜木的區域。

由此可知森林鐵路的長度有一大段其實只是為了運送檜木原木,但其修築成本幾乎和開採區域是相同的,要建構一條如此昂貴的森林鐵路,一定得先確定該山區有綿延大片的檜木林帶。

阿里山發現大片紅檜林之後,連不相關的官員也開始在台灣各地尋找其他適合開採檜木的區域。最早開始的是太平山林場(一九一五年起)、接著是八仙山林場(一九一六年起)和大安山林場(一九一八年至一九三一年)。這四個林場作業方式還是有些許不同,後三者都有搭配索道運用。而八仙山林場的作業方式尤其複雜,原先的規畫是想要利用大甲溪來運輸原木(請注意當時大甲溪沒有水壩),但最後並不順利,還是改回以鐵路方式進行運輸。

在相隔百年之後再來觀察此事,當年日本人在台灣的高山地區採用森林鐵道作為運輸工具,不管是否為陰錯陽差,其結果真的是對水土保持非常友善的一種林業運輸方式。而主要的技術原因其實是鐵道不好轉彎,常常得採取高架方式興建,因此沒有將山壁切破產生連續的斷面,比較不會製造新的崩坍。

鐵道要轉彎有多困難呢?請留意阿里山鐵路在獨立山這帶所採取的繞大圈圈方式就可以理解。所以後來的林場普遍改採索道來處理主爬升段也就是很自然的選擇了。這也就是為什麼現今台灣只有阿里山森林鐵路可以轉型觀光的原因,一車到底問題才會少,如果還要轉搭流籠,那麼光是安全顧慮就已經太沉重了。

但森林鐵道的維護成本非常高。八仙山林場最早沒有採用森林鐵道,應該就是因為阿里山森林鐵路花了太多錢,總督府對投資裹足不前之故。一九一八年開始伐木的大安山北坡林場,最後其實是因為木材售價不佳,營運入不敷出而關閉。對照西林村當地老一輩原住民的說法說林場會積欠工資,似乎相當吻合。

Imgur大安山森林鐵路,照片翻攝自日治時期文獻,引自臺灣國定古蹟編纂研究小組臉書

日治後期興建的哈崙森林鐵路(一九三〇年起),還有大戰時期新闢的林田山(一九三九年起)和嵐山(一九四三年起)森林鐵路,這三處高山林場都還是採取同樣的索道搭配森林鐵路的運輸手法。就算大戰後期經費變得拮据,據說還林田山林場曾改用牛隻拉輕便車,但仍然是使用森林鐵路作為運輸的方式。

以現在的時空環境不易理解當年為何不採用林道和卡車運輸,其實這和當年的科技以及燃料取得方式都有關。在那個時代,蒸汽火車頭還是比較普遍的,因為燃料(木材或煤炭)取得比較容易。而鐵道運輸的能源效率也比較好。現在很普遍的汽油引擎在當年的價格、效能以及燃料取得的難易度反倒都不是那麼適合林業的使用。固然森林鐵道本身的興建與維護成本非常高,但它每趟的載運成本在當年反而是比較低的。也因此對於高山地區的林業運輸需求而言,森林鐵路就成了最合理的選擇。

雖然這些高山林場伐木的主要目標都是檜木,但日本人在這幾處林場也絕對是有砍伐其他樹木的,否則撐起鐵軌的那些木材是哪裡來的?蒸汽火車的燃料是哪裡來的?不過這數量比起有商業銷售的檜木部份,還是可予以忽略的。因為在最深的山區作業,那當然是要優先取最有價值的木材才划算啊。

當時還有一些比較靠近平原區域的林場是採用台車道進行作業,例如望鄉山林場(一九三三年起)。但這些林場的作業標的物就不是以檜木為主,林場規模也小得多。

而日治時期台灣高山地區被砍下來的檜木被使用在哪裡呢?據說是大量使用於全台各地的神社,也有部分被運到日本本土,用於構築神社鳥居等等。明治神宮在一九七一年雷擊事件之前的第一代鳥居,就是採用阿里山的檜木所製成。而很有趣的是,發現台灣紅檜的第一人林學博士本多靜六,正是明治神宮的庭園設計參與者之一。我不知道他是否扮演了某種角色,也或者台灣檜木之優良已經是基本常識,不需要這個台灣紅檜的發現者多說任何一句話了。


^1 本多靜六的傳記有中譯本

^2 請參考陳玉峰教授台灣檜木發現史一文。

^3 請參考網頁──阿里山原始檜木以及維基百科──河合鈰太郎

results matching ""

    No results match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