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誰在國家公園裡開闢農場?

瞭解日治時期台灣高山地區的伐木標的和實務操作方式之後,讓我們再回到武陵農場是誰開闢的問題。

是原住民曾在七家灣溪溪谷進行過大規模焚耕嗎?

雖然現代人大多喜歡住在平原,但我們必須瞭解,原住民選取部落位置的考量是以「軍事安全」為第一優先。「七家灣」是泰雅語的「甕底」之意,形容這個谷地的平緩地形,沒有泰雅部落會設立在這種難以防守之地。

我們從登山史可以得知,桃山一帶其實是卑亞南社(今南山村)的獵場。當年七家灣溪北側桃山南側這片山坡,應當就是卑亞南社與志佳陽社(今環山村)的獵場交界之地。原住民當時並沒有同族群的概念,甚至即使是遠親,遇到獵場紛爭也絕不會相讓。所以七家灣溪畔本是多事之地而不宜設立大部落,當然也就沒有大規模焚耕的條件。

有可能是日治時期的政府所開發的嗎?

首先,武陵農場谷底的海拔高度並不是日本人鍾愛的檜木林帶,這片谷地旁邊的山坡才是。但若只是為了取檜木,沒必要連谷底都砍得乾乾淨淨。而大費周章跑到高山地區來取其他低價木材,似乎也太傻了些。

其次,日本人在高山地區都是使用森林鐵路進行木材運輸,但武陵農場此區域並無森林鐵路遺跡之存在。

若日治時期就已開闢了武陵農場,當年的地圖上面一定會有標示吧。但我抓出這片山區在日治時代末期的地圖,圖中七家灣溪谷仍是極為原始的溪谷,甚至看不出是片很平坦的地方。而附近什麼也沒有只有一條道路線,那原本可能是卑亞南社到志佳陽社的部落間道路,後來被日本人拓寬修築為卑亞南越嶺警備道。但以我的一些古道經驗可得知,這類的警備道頂多只會規劃來運砲,路幅只有一點五米左右。這種道路的寬度無法運送木材。

Imgur

一九四四年日治時期的地圖上面,武陵農場區域沒有任何道路與部落。

沒有森林鐵路,而日治時期這個區域也沒有足夠寬的公路,當年日本人怎麼可能在武陵農場伐木開墾?

第三,從一九一四年太魯閣戰爭到一九三九年二次世界大戰爆發這段期間,日本人所謂的「蕃情」也不是那麼穩定。一九一五年發生大分事件,日本人所謂的「南蕃」也就是布農族因為槍械收繳問題而進行武裝反抗。一直到一九三三年關山越嶺道路修築近完成,整件事才算和平落幕。而日本人所謂「北蕃」也就是泛泰雅族部分,在一九三〇年發生的霧社事件更是嚴重挑戰了所謂的理蕃政策,而促使集團移住政策被更為廣泛地施行。

因為日治時期政府和所謂的高砂族其關係一直都很緊張,林場或農場絕不可能開設在部落環伺的區域內。尤其是卑亞南社和志佳陽社都是人口眾多的泰雅大社,若想在那時開墾武陵農場這個區域,恐怕得調派龐大的兵力,但這樣歷史上一定就有留下紀錄。

其實當時八仙山林場就是因為太過接近蕃社而開採不順,因此日本政府真的不可能有餘力他顧,而去開墾安全問題更大的武陵農場。

最後,次高太魯閣國立公園是一九三七年劃定範圍,武陵農場就在這個國立公園之內,而且是在中間的核心地區。日治時代的政府是不可能無厘頭到會在一個國立公園計畫內允許成立一個新農場的。

此圖連結自葉高華教授的網誌

由以上四項歷史背景研判,日治時期的政府真的沒有在七家灣溪流域進行任何的開發活動。因此,武陵農場的伐木開墾可以很確定是中華民國政府接收之後才發生的事情。

results matching ""

    No results match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