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盜林時代

一九四五年(民國三十四年)到一九五〇年(民國三十九年)之間,中國大陸的狀況百出,到後期對共產黨的戰況只能說是節節敗退。焦頭爛額的中華民國政府雖然指派了一組人從日本政府手上接收台灣,但林業部分基本上都只是在處理交接。這段期間,台灣所有的官方林場可能都很接近停擺狀況。引述林務局網站的一段資訊來描述這個時代──

(一)本局庫存舊台幣十六萬元(合新台幣四元或零點八美元);(二)員工薪資已欠發半年以上;(三)各伐木林場作業設備多已陳舊不堪使用而無力更新;......(七)軍公民及交通需材孔急,材價激漲;(八)全部造林、保林、經理及利用業務陷於停頓;(九)森林火災、盜伐、濫墾層出不窮,年達數百次;

看到這樣的描述,大概不會有人相信還有工人會上山伐木吧。要砍樹當然是在山下盜林才有薪資可拿啊。

我們不妨再參考同時期台灣的一些重大歷史事件。

  • 一九四七年(民國三十六年)發生二二八事件。
  • 一九四九年(民國三十八年)發行新台幣以四萬比一換掉舊台幣,等於官方貨幣歸零。
  • 一九五〇年(民國三十九年)韓戰爆發,美國宣布將對遷台的中華民國政府投入軍事以及經濟援助,新台幣所代表的新財政才在懸崖邊緣緊急煞車。

可想而知,那段期間台灣這個島嶼是處在一個非常混亂的時代。而一場大規模盜林事件就在靠近平原的淺山闊葉林地帶爆發開來。

日治時期來台灣的日本人仍是以公務員為主,人數並不多,因此阿里山林場的許多週邊工作其實還是由漢人在執行。而森林鐵路的起點附近區域,也就是嘉義,便成為當時台灣的木材業大本營。引述嘉義市史蹟資料館的網頁描述──

阿里山森林鐵路運送下山的木材,聚集在嘉義市林森西路一帶,成為當時台灣最重要的木材集散地。木場、木材行、鋸木及製材工廠遍布,木材商店林立,南來北往的木材商,帶動旅館、餐廳、戲院、酒家的商機,人口快速增加,貨運業活絡,各行各業欣欣向榮。

戰後,中國大陸各地的鐵路建設需求大起,當時能提供枕木的來源只有被日本統治過且林業較發達的東北以及台灣。但東北被共產黨拿去了,於是大量的需求轉來台灣,把林業後段的庫存清掃一空,造成木材價格暴漲。在日本政府撤出之後,而中華民國政府還無力管好林業的那一段真空期間,這些在嘉義林業圈子工作的漢人就稱王了。這個百年一見的大商機他們當然不會放過,於是他們發展出自己的地下經濟規則,在嘉義、竹山以及其他許多林業重鎮的周邊淺山地區就發生了盜林濫伐現象。而為什麼盜林會集中在這些地區呢?只因為這樣的交通運輸代價才會低啊。

既然是接近無本生意,這些木材商當然是大賺了一筆。而王永慶家族當時也是木材商,也是靠著這個行業取得了真正決定性的資金,也因此才有資本可涉入石化領域。據說王家當時的主要根據地是奮起湖一帶,而據說王永在還因濫伐導致八七水災(一九五九年)變得更嚴重,以觸「盜伐山木罪」代兄入獄^1。

而中華民國政府顯然有從當年在大陸的失敗經驗學得教訓。讓舊台幣狂貶的官方貨幣歸零政策並不代表政府把民間的錢就此吸乾了,它只是導致經濟活動地下化,讓一切變成地下匯兌與古老的黃金交易。缺錢的中華民國政府最終還是必須與地下經濟妥協,必須把這些暴富木材商的資本引出來,讓它能協助建設,讓它能產生稅收。這應該也是當時美國同意給予美援的前提──大家必須要一起出錢,而不是單純把美國人當凱子。一九五四年(民國四十三年)王永慶被找來投資PVC應當就是這種思維之下的結果。

但由此我們也不難看出當年的中華民國政府其實是很窮的。一九四九年中華民國政府才剛失去中國大陸的統治權,上百萬人渡海逃難後才剛在台灣安頓下來,初期政府的財政很不穩定,幾乎是完全押注在軍隊、公務員和外省移民身上,要撥錢從事全新的林業建設的可能性根本是零。一九五〇年到一九五六年之間,政府當局只有把日治時期的林場恢復、維持並稍稍擴建而已。此時期的高山伐木還是只有使用森林鐵道,直到一九五六年(民國四十五年)的大雪山林道計畫施行,台灣才出現第一條高山林道。

此圖連結自大雪山國家森林遊樂區人文歷史網頁

大雪山林道計畫有很深的美國因素在裡面,基本上主要的技術和資金都來自美國。這個時代的科技發展使得採用石化燃料的卡車,變成一個合理的工業運輸選擇。高山林業的運輸方式也註定要從高建設成本的森林鐵道轉向現今低建設成本的林道。當時絕對沒有人會料想到,林道的引入竟然會對台灣的高山生態造成如此致命性的破壞。

而高山地區的公路建設也同時成為時代潮流,並被賦予國家安全的意義,台灣這三條橫貫公路就是這種思維之下的產物。

  • 一九五五年到一九六〇年(民國四十四年至民國四十九年)──中部橫貫公路。
  • 一九六三年到一九六六年(民國五十二年至民國五十五年)──北部橫貫公路。
  • 一九六八年到一九七二年(民國五十七年至民國六十一年)──南部橫貫公路。

這三條橫貫公路,尤其是中部橫貫公路,其實就已經製造了生態路廊被切斷的問題,但當時是沒有人會去想這些的。而因為資金集中於中部橫貫公路建設所產生財政的排擠效應,在大雪山一案之後,台灣高山地區最重要的新增林業開發案並非來自政府自身的資金,而是來自民間的力量──另一位傳奇木材商孫海先生。


^1 引自維基百科──王永慶網頁。可是這個民間傳聞一直缺乏官方入獄紀錄與以佐證。

results matching ""

    No results matching ""